![]() 目前電競筆電的選擇有很多種,但是一時之選還是會以 intel 最新十二代 i7 與 NVIDIA RTX 30 系列為高階的搭配。而 GIGABYTE 推出 AORUS 5 SE4 的款式,使用 i7-12700H 搭配 RTX 3070 ,記憶體採用 DDR4-3200 16GB 與 PCIe 4.0 的 512GB SSD 以及 15.6 吋 的 144Hz IPS 面板,實屬市面上推薦的電競筆電之一。 |
![]() 目前電競筆電的選擇有很多種,但是一時之選還是會以 intel 最新十二代 i7 與 NVIDIA RTX 30 系列為高階的搭配。而 GIGABYTE 推出 AORUS 5 SE4 的款式,使用 i7-12700H 搭配 RTX 3070 ,記憶體採用 DDR4-3200 16GB 與 PCIe 4.0 的 512GB SSD 以及 15.6 吋 的 144Hz IPS 面板,實屬市面上推薦的電競筆電之一。 |
![]() 自從轉玩 ITX 系統之後,較大的空冷都沒什麼入手過,不過之前鐮刀 SCYTHE 的大手裏劍3擁有的好印象,年初買 INTEL 12th CPU 的時候順便就玩玩風魔2疾風版。 |
![]() 自從前陣子桌上型的 intel 12th 處理器 i5-12400 給了大家好印象,當然也想一窺 intel 12th 行動處理器的表現。這陣子上市高階電競筆電 Intel i7-12700H 與 RTX3070Ti 的組合橫空出世,而技嘉 AORUS 17 XE4 的規格幾乎是現在的一時之選。而這次發表的則是有 15 與 17 兩種尺寸,簡單來說就是大小重量的不同以及 I/O 與面板選用不同。 首先還是先列出 AORUS 17 XE4 的規格。 處理器: Intel i7-12700H , 14C20T 記憶體: DDR4-3200 8GB*2 , so-dimm 規格,可替換擴充或升級 顯示卡: NVIDIA RTX3070Ti 與 Intel Irix Xe 硬碟: PCIe4.0 x4 1TB ,以及另外一組 M.2 未使用 網路: 2.5GbE 有線以及 Wifi6 與 BT5.2 螢幕: 17.3” FHD with 360Hz 重量: 2.7kg |
![]() 這一兩年顯示卡的問題就不用再多說了, NVIDIA 終於出了礦工沒有什麼興趣的新顯示卡 RTX 3050 ,雖說是入門款的 50 等級,但搭載安培架構,有第二代的 RT Core 以及第三代的 Tensor core ,能夠讓玩家體驗光追的特效以及 DLSS 的黑科技。本次介紹的 GIGABYTE RTX3050 EAGLE OC 8G 為雙風扇的版本,對於 GA106-150-KA-A1 的溫度其實不太需要用到三風扇的散熱模組,接著可以看看專為 3A 遊戲 FHD 解析度 而生的遊戲卡。 |
![]() B660M AORUS PRO DDR4 相較於 B660M AORUS PRO AX DDR4 單純就是少了 Wifi6 的模組,對於價格有強大需求且不需要無線網路的消費者其中一款選擇,畢竟 AORUS 的粉絲也有可能有這種取向。 B660 對於 Non-K 的 12th CPU 肯定是一時之選的 chipset ,不錯的擴充性以及較為親近的價格,另外支援 DDR4 的記憶體也能夠再減省一些預算。 |
![]() Intel 12th non-K 終於上市了,當然 i5 等級主流且入門的 i5-12400 是不少人感到興趣。當然正常的選配不會頭重腳輕,主機板選用價格以及功能性有平衡點的 ASUS PRIME B660M-A WIFI D4 ,不但功能性齊全還有 Wifi6 ,而且還是使用較為平易近人的 DDR4 ,畢竟現在 DDR5 相對入手的金額還是過高。 |